央广网北京7月7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7月6日,在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中国科协发布了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十大前沿科学问题分别是:流形的拓扑和几何分类,希格斯粒子性质和质量起源,准金属替代过渡金属用于精准合成与催化反应的可行性研究,台风路径异常与强度突变,宏观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形成机理与系统间相互作用机制,基于密码学视角的人工智能安全新理论和防护体系,多维度、可重构超分子机器组装,暗能量与哈勃常数危机,作物野生近缘种在提升栽培种抗逆特性的育种潜力,人体微生态与宿主的交互调控机制。
十大工程技术难题分别是:复杂模型的设计-仿真-制造一体化算法与理论,深海规模化采矿装备与环境扰动抑制,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外调水-海水协同利用与治理技术,面向通信与智能融合的智简网络技术体系,生物制造复杂器官,煤炭与共伴生能源资源一体化开发技术,新一代低能耗低成本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先进航空机载系统能量综合与智能管理,大宗食品原料及高值配料的生物制造技术,建立基于临床和多组学大数据的新药研发体系。
十大产业技术问题分别是:突破大型及超大型海水淡化工程高端装备进口瓶颈,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抗氧化性能提升,面向深空资源开发的自主采矿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研究,面向产业的智能无人系统自主能力评测系统建设,芯片间高速光互连(光-I/O)技术产业落地,衰老状态下再生生物材料开发,实现能源电力“安全-低碳-经济”综合平衡的路径,卫星遥感数据的智能化处理与产业化应用,基于合成生物学与AI驱动的智能响应病虫害生物疫苗,脑功能评估与脑机智能闭环干预。
在主论坛上,中国科协副主席潘建伟,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李家彪,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万建民,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谭天伟,分别围绕量子技术、人工智能、深海科技、种业振兴、生物制造等相关主题作主旨报告。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论坛致辞中表示,当前“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任务愈发紧迫。本届年会旨在紧跟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锚定科技强国目标,交流新理论、新观点、新学说,探讨新领域、新赛道、新机遇。科协组织将致力于把握科技前沿的发展态势,丰富高质量科技供给;发挥跨界融合的组织优势,开展高水平科技咨询;倡导务实开放的会风学风,促进高效率学术交流。希望与会科技工作者用好本届年会平台,广泛开展学术研讨,深入交流创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