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暨 第五届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大会(2025) 在广州召开

8月22日,第33届广州博览会、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和”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同期开幕。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吴朝晖,国家知识产权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鹏起,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高凤林、中国发明协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余华荣等国家部委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广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孙志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广州市副市长江智涛、有关部门领导、各区领导参加开幕式。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吴朝晖在发明展览会开幕式讲话中表示,本次发明展与广博会 ”双轮驱动” 有三大亮点:协同发明创造与产业转化、互补国际交流与国内合作、结合区域发展与对口协作,为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yyy

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暨第五届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大会(2025)在展会期间同步召开。该活动由中国发明协会、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理事会、北京隐形独角兽信息科技院联合主办,广州市协作办公室、中国发明协会独角兽企业创新分会协办,清华大学新质生产力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支持。会议邀请了广东省及广州市政府相关领导、上市独角兽、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隐形独角兽企业、种子独角兽企业代表等超200名嘉宾与会。

yyy

会议期间,创业伯乐全球独角兽研究院、北京隐形独角兽信息科技院,联合清华大学新质生产力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市场主体研究院联合发布了《2025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报告》。此外,为了帮助企业洞察产业新趋势、把握商业新变革,共享前沿动态,抓住科技时代的全新商业发展机遇,实现从创新萌芽到资本市场的价值跃迁,本届大会还发布了《独角兽企业分类评价标准指南》、启动了中国独角兽企业综合评价与培育项目以及UP中国科创企业家俱乐部。

yyy

会上,中国发明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余华荣发布《独角兽企业分类评价指南》(T/CAIS 001—2025)团体标准并介绍道,该标准由中国发明协会归口,在中国发明协会独角兽企业创新分会的组织下,北京隐形独角兽信息科技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相关机构和独角兽企业共同编制,首次构建了种子独角兽、隐形独角兽、标准独角兽及超级独角兽的四级分类体系,明确了技术创新度、市场渗透力、成长加速度等核心评价指标。

余华荣书记表示,该标准的发布实施,是我国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升级的里程碑事件。它不仅厘清了业界对独角兽企业定义的混乱局面,而且为投资者和政府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评价工具及政策制定的有力依据。该标准的重大意义一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与认识独角兽企业,为全球独角兽企业的识别与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有助于投资者精准定位投资对象,实现资本的有效赋能,促进独角兽企业的健康成长。三是有助于政府更好引育独角兽企业。该标准的实施为各级政府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独角兽企业,制定差异化的培育政策提供了科学、系统的参考依据,为梯度培育独角兽企业明确了指标方向。

在中国发明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余华荣与广州市协作办公室主任霍阳、中国发明协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唐大力、贺振福,北京隐形独角兽信息科技院院长李庆文等领导嘉宾的共同见证下,《独角兽企业分类评价指南》(T/CAIS 001—2025)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yyy                                     yyy

中国发明协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贺振福在致辞中强调,隐形独角兽企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力量。这些企业凭借原创性技术突破、灵活的商业模式和强大的产业链协同能力,正不断释放创新潜能。未来,隐形独角兽将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引擎。

yyy

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新质生产力研究院院长蔡继明在大会上宣布,正式启动”中国独角兽企业综合评价与培育项目”与”UP中国科创企业家俱乐部”两大项目。蔡继明院长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独角兽企业综合评价与培育项目”由清华大学新质生产力研究院与中国发明协会独角兽企业创新分会联合发起,创业伯乐全球独角兽研究院(UPI)与北京隐形独角兽信息科技院(BHI)共同执行,旨在深化独角兽企业发展规律研究,通过精准识别、梯度培育、生态赋能等举措,计划未来5年全国挖掘培育500余家标准独角兽、5000余家隐形独角兽、5万余家种子独角兽企业,通过提供政府决策依据、资本赋能评价、企业价值证明三大核心功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蔡继明院长同时介绍,“UP中国科创企业家俱乐部”是由全球独角兽企业 500 强工程组织实施,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具价值的创新企业成长生态平台。俱乐部会员将纳入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工程培育体系,通过理念提升、思想交流、政策解读、资源整合与国际开拓等服务,促进科技创新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推动企业与跨国公司、央国企及头部民企的创新联动,助力企业实现从创新萌芽到资本市场的价值跃迁,共同绘制中国科技创新企业的全球发展版图。

yyy

该项目由蔡继明院长与中国发明协会独角兽企业创新分会会长解树江,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副理事长陈丽芳,香港独角兽协会主席、億图资本有限公司CEO李海钧,广东省金融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李腾芳五人共同见证启动。

yyy

北京隐形独角兽信息科技院院长李庆文在讲话中指出,建立科学、统一的评价体系对甄别真正具有创新实力的企业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客观公正的标准,才能识别出真正具备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能力的企业,进而推动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提升企业与资本、科研、政策之间的对接效率,助力隐形独角兽更快成长为支撑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工程总架构师、中国发明协会独角兽企业创新分会会长解树江在会上向与会嘉宾发布并解读了《2025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报告》。报告显示,2025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总估值首破2.2万亿元、超杭州2024年GDP,同比增长3.14%;平均估值为44亿元,增长1.34亿元。本年度105家隐形独角兽实现新增与出榜,同比减少45家,新增企业估值合计为4278.47亿元,同比降低31.47%;同期共有105家企业出榜,其中8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4家企业通过并购合并退出,17家顺利晋级为独角兽企业,另有76家企业被淘汰出局,行业洗牌加速。

区域分布方面,2025年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三大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聚集地格局稳固,作为创新核心承载区,三大区域共贡献437家企业,占比达87.4%。其中长三角表现突出,有224家企业上榜,同比增加9家,数量占比45%,总估值9916.4亿元,居区域第一。依托深厚的制造业基础、浙江大学等密集的高校资源及城市协同优势,上海之外其他城市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1.7%,区域活力显著。

解树江教授进一步提到,近年来,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的发展呈现出六大趋势:第一,总估值与入围门槛持续攀升;第二,先进制造、医药健康与人工智能成为核心赛道;第三,生活服务、文旅传媒和企业服务等模式创新企业持续遇冷;第四,近3年明文出台独角兽培育政策的城市从5家迅速增至13家,越来越多城市开始重视独角兽企业;第五,有利于独角兽/隐形独角兽孕育成长的政策体系逐步形成。第六,具有”独角兽精神”的创新型企业家群体不断涌现,展现出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创业力量。

200余位独角兽、隐形独角兽、种子独角兽及其他科技创新企业高管参与了本次大会,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薛鹏、灵犀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总经理王蕊、苏州清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董事长朱奇峰就行业洞见、创新战略、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商业模式、资本上市等话题发表了演讲。部分代表围绕独角兽成长要素”、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隐形独角兽企业成长战略与品牌”主题进行了圆桌讨论;大会为宏景 Hyperview、前海粤十、合肥欣奕华、仙途智能、国工云科技、芯明、有屋、四维智联、思锐智能、圆宇宙量子、深信生物、优地机器人、逢时海洋科技等企业代表授予了证书。

yyy     yyy     yyy

本次大会不仅是隐形独角兽企业展示创新成果的高光舞台,更是政策、资本与产业协同发力、共筑创新生态的重要标志。第五届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大会为独角兽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搭建了平台。随着新质生产力政策的深入推进与科技金融环境的持续优化,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有望在全球科创格局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